2023年,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新冠疫情防控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。据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显示,初步核算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比上年增长5.2%;经济规模超126万亿元,人均GDP达到89358元,比上年增长5.4%。
一、电力消费结构持续优化
2023年,全社会用电量92241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6.8%。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,电力消费结构持续优化。第二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比均略有下降,第一产业、第三产业用电比重略有提高。
图1 2019—2023年全社会用电结构
二、发电设备产量持续增长,再创历史新高
根据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统计,全年全国发电设备产量17711.5万千瓦(按发电机计),同比增长30.6%。其中:
水电机组1349.2万千瓦,占7.6%,同比增长53.1%;
火电机组7664.9万千瓦,占43.3%,同比增长13.4%;
风电机组7969.9万千瓦,占45.0%,同比增长39.7%;
核电机组727.5万千瓦,占4.1%,同比增长230.7%。
图2:近五年发电设备产量变化趋势图
图3:近五年水、火、风、核电设备产量占比变化趋势图
2023年,火电汽轮机产量6383.5万千瓦,同比增长8.6%(含燃气轮机683.3万千瓦,同比增长34.5%),其中超临界、超超临界汽轮机3916.0万千瓦,占火电汽轮机的61.3%;电站锅炉产量6635.5万千瓦,同比增长6.9%,其中超临界、超超临界锅炉4343.0万千瓦,占电站锅炉的65.5%。
图4:近五年火电发电机、汽轮机、电站锅炉产量变化趋势图
三、电力供需保持总体平衡,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、新型电力系统
2023年新增电力装机约3.7亿千瓦,总装机达到29.2亿千瓦、同比增长13.7%。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火电装机容量,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突破50%;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4.5亿千瓦,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,在全国发电总装机的占比过半。发电装机绿色低碳发展加速,风光新能源在电力新增装机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巩固。
图5 2014—2023年全国电力装机结构
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5%左右,电力消费保持平稳增长。根据中电联预计,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.8万亿千瓦时,比2023年增长6%左右。202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32.5亿千瓦,同比增长12%左右。火电14.6亿千瓦,其中煤电12亿千瓦左右,占总装机比重降至37%。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18.6亿千瓦,占总装机的比重上升至57%左右;其中,并网风电5.3亿千瓦、并网太阳能发电7.8亿千瓦,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装机,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0%左右。
虽然,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,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,但我国新能源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。发电设备行业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、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积极培育新兴产业,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,积极参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。绝大部分省市均从规划目标、能源基地、产业集群、项目建设等方面对光伏、风电、氢能、储能等提出了建设要求,大力发展新能源依然是全国能源建设的重头戏。
注:本文内容和数据主要来源于相关企业、网站公开资料,仅供浏览。